如果说展览不仅是一种视觉实践,更是一种关于“知识如何被组织”的方式,那么,《海豚绘画:关于创造力的环境视角》(Painting Dolphins: Environmental Approaches to Creativity)或许提供了一个极具实验性的范本。
这场由纽约普拉特学院图书馆发起的展览,其核心展品既非经典艺术史之作,也非新媒体互动,而是一组出自宽吻海豚(Atlantic Bottlenose Dolphins)之“手”的绘画作品。更准确地说,它们是艺术治疗师Barbara Ann Levy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于佛罗里达州的海豚研究中心所进行的一项长期跨物种绘画实验的结晶。这些作品曾经作为她1990年毕业于普拉特学院艺术治疗项目的研究成果,被捐赠至该校图书馆特殊藏品部(Special Collections & Archives),多年沉睡于未分类的档案盒中。
但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它们如何从“疗愈现场”进入“展览结构”:是谁发现了它们?又是谁,以怎样的方式唤醒了这段被遗忘的艺术治疗历史?在这些问题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场关于策展语言与知识激活的尝试。
被遗忘的知识,如何重见天日?
在展览史与知识史的建构中,有许多未被系统化书写的“沉默档案”:它们不被美术馆体制收录,也不被艺术史的线性逻辑收编。Levy的研究正属于这一类。她既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其研究成果也游离于心理学、动物行为学与儿童艺术发展理论之间。这些材料以录像、笔记、草图、Laban动作分析图谱等形式散落,从未被以系统方式公开展出。
股王配资-炒股配资最新-免费配资平台-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