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许多朋友或多或少都会听说过“隋唐英雄传”,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隋朝末年和唐朝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段时期,李世民与众多英雄豪杰共同奋战,为建立大唐江山而倾尽全力。秦琼、程咬金等人的英勇事迹深入人心,但提到徐茂公时,很多人却可能并不太了解,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以战斗力闻名的将领。然而,徐茂公的谋略与智慧却堪比诸葛亮,他以卓越的头脑和出色的战略眼光,为李世民打击诸多割据政权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谋划和支持,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悲剧,一个旧时代的落幕往往预示着新纪元的降临。而这一过程似乎总要伴随着冲突与流血,开国君主在建立新政权时,难免会对曾经的功臣大肆清洗。令人痛心的是,我们所引以为傲的大唐,亦未能幸免。在大唐的开国初期,许多与李世民一同征战的功臣们,轻则遭遇贬谪,重则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斩首,直至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顺利登基,才稍稍缓解了这场血腥的清洗风潮。
与此同时,李世民内心深处也担忧着这些开国功臣,他们因威望而可能会动起阴谋反叛的心思。公元649年,时值唐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因病重,无暇他顾,似乎面临着离世的窘境。这位雄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然无法摆脱对权力更迭的忧虑,生怕有人趁机篡夺李家的基业。而他的担忧并非多余,因为这些昔日的功臣,许多都是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人,尤以徐茂公为尤。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决定将太子李治召入内殿,向他透露了一个应对之策,希望徐茂公可以辅佐他。此时,许多人或许会感到疑惑:这似乎是在给徐茂公一个继续发挥才能的平台,怎么可能会有杀他之意呢?
展开剩余49%然而,在深入研究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徐茂公与李世民的关系,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亲密无间,仿佛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忠诚。实际上,在隋朝末年,徐茂公并不在李世民的阵营中,而是曾效力于李密。随着李密后期的背叛,以及与李世民的对抗,这无形中让李世民与徐茂公之间也埋下了恩怨的种子。彼时李世民意识到,徐茂公一旦归顺唐朝,将会成为他攻克其他割据军政的重要助力。为了重振军心,他渴望将徐茂公纳入麾下,增强自己的实力。
据《唐朝史记》记载:“帝将徐茂公成招入之其麾下,然茂公无如秦琼、咬金也,为帝之左右,其于建成、帝间持中立,玄武门兵变时,帝至于引徐茂公,而为之辞。”虽然李世民一再表示对徐茂公的期许,但徐茂公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然而,李世民不愿放弃这位谋士,直到临终前,他对李治说道:“茂公甚才,而君与之并无恩,臣恐茂公服君之治,故欲试之。吾将茂公左,若其听就,乃即召为宰相,若其不至,即杀!茂公之命在自手,其法以行己之命。”不难看出,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对徐茂公心存杀意,但徐茂公深知李世民的真正用意,灵巧地表现出不知情的样子,配合新君李治的安稳,最终成功获得了宰相的职位。这场权力博弈,展现了两位才俊的智慧与深思。
发布于:天津市股王配资-炒股配资最新-免费配资平台-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