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不仅亲自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选为20世纪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卓越贡献的肯定,更是对其深远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1989年,著名学者斯图尔特·R·施拉姆出版了《毛泽东的思想》一书,书中曾提到:“在20世纪,很少有人像毛泽东一样,得到来自各国如此不同的评价。”至今,毛主席去世已经超过四十年,但世界各国依然对他充满敬仰。尤其是美国,继杜鲁门总统以来,几乎每一任总统都对毛主席的思想和领导力感到深深折服,并频繁引用他的名言,足见毛主席在全球的影响力之大。
展开剩余85%一、美国人初次了解毛主席
提到美国人首次真正了解毛主席,不得不提到两位关键人物: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卡尔逊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1937年,卡尔逊以特殊使命第三次访华,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他能从蒋介石之外的角度,更真实地了解中国当时的局势。卡尔逊的这次访华之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后来的中国政策。
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自上海沿海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面对日本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卡尔逊开始认为中国的失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然而,战争的进展往往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更多的是复杂的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八路军115师在华北取得平型关大捷,这场胜利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极大提振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卡尔逊此行的意义也在于,他不再仅仅是站在远观者的角度,而是深入到中国的抗战核心,亲自经历了十几场战斗。通过这段经历,他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军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每次唱起这首歌时,都会感到全身血脉喷张。更重要的是,卡尔逊成为了第一个访问延安的外国军事人员,并与毛主席展开了长时间的深入对话。从抗日战争到全球局势,毛主席的深邃眼光和不凡见识,给卡尔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埃德加·斯诺在罗斯福接见时,也对毛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毫不保留地称毛泽东是真正的共产党领袖,而非某些人所谓的莫斯科附庸。罗斯福听后,关切地询问毛主席领导的游击队情况,斯诺则激动地称,他们不仅勇敢坚毅,而且拥有独立的战术理论。无论在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领导的游击队始终保持着必胜的信念。
二、抗美援朝:毛主席与杜鲁门的首次较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毛主席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首次交锋。在战争初期,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新中国。1950年,中国的GDP仅为180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经济总量。中国的工业水平也相当落后,钢铁产量和石油产量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比。即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也几乎完全依赖于简陋的手工生产,缺乏现代化武器。而美军则装备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战斗机、坦克、装甲车应有尽有。
面对这样的对比,不少人都认为中国必败无疑。然而,美国忽视了毛主席的坚定信念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1950年10月,毛主席收到金日成的求援电报,通知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攻北朝鲜。尽管一开始许多人对出兵表示反对,但毛主席坚持认为,若不与美国进行一场较量,新中国将难以稳固发展。最终,毛主席果断决定出兵,展开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
虽然杜鲁门总统曾多次威胁使用原子弹,但毛主席始终不为所动。他曾豪言:“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这一番话不仅彰显了毛主席的胆略,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的决心。抗美援朝战争最终打破了美国的幻想,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无畏与坚韧,也让美国总统们对毛主席刮目相看。
三、抗美援朝后,美国总统成为毛主席的崇拜者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毛主席的影响力不止在中国国内,而是迅速传播至全球。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毛泽东传》中明确指出,毛主席对20世纪世界历史的影响力,几乎无人能比。即使在他去世后,世界各国对他的敬仰依旧没有减退。
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军事领导上,还在于他那深邃的政治哲学和超凡的眼光。1957年,他在与赫鲁晓夫的会谈中提出,原子弹只是“纸老虎”,战争的关键还是人,而不是任何武器。这一番话让赫鲁晓夫震惊,而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听后,也不得不承认,毛主席是个难以应对的对手。
这一点,在美国的历任总统中都有体现。尼克松曾亲自来北京与毛主席会面,并且对毛主席表达了由衷的敬佩,称毛主席是一个充满思想活力和远见卓识的伟人。连奥巴马也在公开场合不吝赞美毛主席,称他在世界舞台上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存在感。
毛主席的领导力和智慧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正如他在抗美援朝期间所说:“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宣告结束了!”这一番话,深刻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崛起,也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发布于:天津市股王配资-炒股配资最新-免费配资平台-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